【创客100译读】独角兽沉浮录

【创客100编者按】曾几何时,独角兽似乎在不经意间闯入了科技界,更是受到各方科技投资大腕的热捧。愈演愈烈之势让人们奋不顾身地拼命砸钱,然而事态发展到今天,似乎一切并不是人们曾经预想的那样美妙。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硅谷探个究竟。

据《经济学人》报道,来自科技公司的各路精英最近聚集在旧金山市中心一家电影院观看影片“大空头”预演。这部电影改编自迈克尔·刘易斯的同名畅销书,预计将在12月份上映。影片讲述了几位华尔街的小人物在2007年美国信贷风暴前看穿房产泡沫假象,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房产价格将延续上涨的时候,他们预言美国房地产市场将出现全面崩盘。讲到这里,你肯定已经知道了故事的结局,这就是小人物利用次贷危机发家的故事。

在场的一些观众可能会感到不安,因为这部电影提醒人们事情的发展会如何喜剧性地调转方向。科技公司当然不太可能出现房产危机那样全面崩盘的局面,但有一个产业就在昨天还带给我们满满的承诺和希望,现在已经开始呈现出降温的迹象。

非上市科技公司的估值比半年前呈现出较慢的增长态势。11月24日,亚马逊的竞争者Jet对外宣布它已筹集到三亿五千万美元资本(公司估值达到15亿美元),对一个亏损的创业公司这是笔大数目,但比起人们最初给予的期望这个数字还略低。最近快速增长的房产租赁公司Airbnb,融到了1亿美元的资本,但据报道,它的估值没有进一步上涨,而是维持在250亿美元的水平。主要从事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的HorselyBridge公司的FredGiuffrida认为在过去六到八个月时间,公司后期融资阶段的估值已经下降了25%,而且完成每轮融资花费的时间更长。

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包括富达在内的几家共同基金已经开始陆续降低他们在未上市科技公司所持股份的估值。其中富达将云储存公司Dropbox股份的估值降低了20%,将Snapchat(通讯类APP)的股份估值降低了25%,将Zenefits(软件)和MongoDB(数据库)的股份估值分别降低了50%。这些公司都是“独角兽”级别,就是说公司还未上市但市值已经达到了10亿美元。这些都被视为各行各业的最具前途的创业公司。例如,Zenefits已在5月份的新一轮融资之后市值达到45亿美元。

共同基金不会对这些公司市值下降做出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独角兽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增长目标。股市的变幻莫测或许是一个原因:投资者在给非上市公司估值的时候,倾向于同类上市公司进行比较。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说,“有时这种估值方法是可行的,但一旦股市估值开始下降,这种方法对他们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越来越清楚的迹象表明,非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往往不能继续维持高市值。支付公司Square,在本月上市后估值约40亿美元,比最近一轮的私募融资后的估值减少了三分之一。其他公司也纷纷遭遇“降价融资”,或估值下降(参见表格)。表现最明显的是Etsy公司,这是一个专做手工艺品的线上平台,在四月份上市之后它的估值比上市时下跌了70%。

许多独角兽公司的投资人预言,新一代科技公司的出现,将会给老牌公司带来一些纷扰和不安,但很可惜这个现象并没有他们预测那么快发生。科技巨头如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持续增长的速度引人瞩目,但我们知道它们的规模已经很庞大;不但如此,他们更擅长于进入全新的领域,占领市场的速度往往比创业公司要来得迅猛。例如,Facebook已经收购并建立与Snapchat相抗衡的通讯应用程序;而创业公司Dropbox在云存储业务领域也遇到了更强有力的对手亚马逊,后者拥有庞大的云存储业务根基,增长速度更快。与大多数尚未盈利的创业公司相比,这些老牌企业不太会出现估值偏高的情况。但投资者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他们不仅高估了独角兽,同时也低估了老牌企业的增长前景。

创业公司的支持者们也变得更加谨慎。专业技术领域投资人越来越少地参与到新的融资项目中。大众投资公司,如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寡头公司,王公贵族和一些主权财富基金填补了部分空白。富达领导了Jet公司的最近一轮融资,而一些专业的高科技投资者将其看作是一笔无用的交易,因为它花大价钱试图削弱竞争对手亚马逊。九月,BaillieGifford,在硅谷一带几乎闻所未闻的一家苏格兰财富管理公司,为Thumbtack公司带动了新一轮融资。Thumbtack公司主要业务是帮助技术工人求职,本轮融资后Thumbtack的估值已经达到12.5亿美元。

直到最近,投资者们仍然在独角兽公司不停地砸钱,而独角兽们似乎已经养成了通过烧钱来购买市场份额的坏习惯。Lyft,一款打车软件,Uber的竞争对手,据说在今年上半年遭受了近一亿三千万美元的损失,而它的年营业额还不到5000万美元。Instacart,一家食品供应商,据传每成交一笔订单亏损约10美元。只有当资金枯竭的时候,或者投资公司不再坐视不管的时候,也许这种烧钱的行为才会停止。

另一种不太明智,但独角兽公司比较盛行的做法是鼓吹他们自己的市值,给外界人士造成误导。为了使每次融资后的估值有所上升,表明公司运作良好,许多公司同意投资人的要求,将公司股份以附加特权的形式出售。从理论上讲,如果一个投资人支付1亿美元购买公司10%的股份,这意味着公司市值达到10亿美元;但如果投资人附加条件,即要求保证有回扣或提早收回资金,这意味着公司的有效估值很可能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10亿美元。只要投资人能得到公司承诺的好处,公司对外宣称自己有10亿美元的市值,投资人又何乐而不为呢。

在后期融资中,许多投资人都附带了投资条件,如“清算优先权”,即他们至少能将资金收回并且能得到额外承诺的回报。另外一种情况是,投资人被承诺“棘轮机制”,即如果公司上市后市值缩水,他们将获得额外的股票作为赔偿。Square的后期投资人就是“棘轮机制”的受益者,所以即使公司在上市后市值缩水,他们仍然能获得良好的回报。

而独角兽公司的员工,他们所持有的普通股被这些所谓的保护措施无情稀释了,他们是整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损失承担者。Fitbit公司的老板JamesPark说,“企业通过他们的高估值给员工带来损失。”Fitbit公司是一家健康追踪设备制造商,今年6月份成功上市。“我想很多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一旦优先股和优先清偿权进来,他们的普通股就不值钱了。”他还表示,当非上市公司宣布他们将成长为市值200亿甚至300亿的大企业的时候,他们显得那么得“漫不经心”。用这种低劣的方法确实可以吸引员工来为他们工作,但也会误导他们。

独角兽级别的科技产业中包含了很多“野兽”,它们看起来惊人地相似,或者看起来好像是成熟企业。然而,它们中大多数的市值都在可信范围内被高估了,就好似被承诺了在各自业务领域“常胜将军”的地位。然而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公司都能生存下来。实力较弱的公司能够持续经营下去,是因为能很容易就融到资金。而势力较强的公司挥霍无度的方式使得他们很难控制成本,并获得可观的利润。如果投资者现在开始变得更加谨慎,这应有助于培养科技产业更健康的投资环境。

一些仍然被视为赢家的企业,如Uber,在筹集资金方面不会遇到任何困难,无论之后资本会萎缩的多么严重。而其他创业公司将承受业务放缓所带来的阵痛,这些公司很大部分的客户群体来自于其他科技企业。食品配送,餐饮,出租车叫车服务公司的很多客户都是旧金山和硅谷一带的科技公司,这些公司为他们的员工提供饭补和车补等补助。那些提供在线监控工具或招聘服务的公司也高度依赖于这些科技公司来获取业务。“像Twitter和Facebook等稍大的公司,他们的业务发展也是得益于其他科技公司的广告收入,”投资人GilPenchina说,他也在尽量避免投资于这类型的公司。

“经历了过去一轮的低迷时期,运转良好而资本充足的企业从中受益。”Thumbtack的创始人SanderDaniels说。他指出,在十多年前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谷歌趁机将全球最顶尖工程师收入囊中。那些在经济利好时期转的盆满钵满的企业也能够很顺利地度过低迷期。比如,airbnb公司有大约20亿美元的资产,而他们每年的运营要烧掉1亿美元。如果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萧条给硅谷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资金富有的企业往往能够更快地恢复元气。而这同样适用于高科技产业。【编译/荆玉珍】

原文出自The rise and fall of unicorns 《经济学人》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创客100译读】独角兽沉浮录
【创客100译读】独角兽沉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