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之前就一直听说国内的选秀节目、冲关节目、真人秀节目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我们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整天的学习小国寡民怎么玩,有啥意思?还好意思打官司,不管谁输谁赢,长脸吗?丢人不?要我说咱们就来个节目叫十亿人广场大秧歌,既显示了我们的独特,也保证没几个国家玩得起中国特色主义娱乐。
继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诉前保全申请后,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又提出巨额索赔。
日前,灿星公司与唐德公司对“中国好声音”节目名称的争夺结束了第一回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针对灿星公司提出的复议申请,宣布维持原裁定。这意味着灿星公司必须立即停止使用“中国好声音”、“The Voice of China”节目名称及商标。
同时,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为,荷兰Talpa公司作为原创方和知识产权许可方,采用授权许可的方式在中国经营“中国好声音”节目,在灿星原合约到期后,唐德公司通过许可合同,获得了“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合法版权。也就是说,灿星继续使用《中国好声音》就是侵权,唐德公司有权提起诉前行为保全申请。灿星如果想再继续做这档节目,改名已不可避免,而对于更多围观此战的观众和电视人的启发是,中国电视如果想要走得更远,就必须要遵守法律,取经的同时也努力做好原创。
法律不会被道德绑架
就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公布《中国好声音》节目名称归属案结果后,舆论声音并没有冷静思考法院裁决的结果,而有部分异样的声音传出:《中国好声音》都叫了这么多年,名义上也就跟人家孩子一样了,唐德干嘛还要进来插一杠子呢?
这种说法,像老年间的小脚老太太拌嘴,不管是不是占着理,却总想要用道德绑架别人,“想当然”的念头凌架在法律之上。之前曾有说法,灿星获得了2018年之前“the voice of...”节目模式的独家续约权,而真实情况是:截止到2015年10月,灿星就已不再拥有“the voice of...”的版权,与荷兰talpa合同也只签到了第四季便宣告终止。在三个月优先选择权过后——也就是2016年年初,灿星仍然没有与荷兰版权方达在共识,至此,彻底失去“the voice of...”的中方版权,以及节目制作、使用、商业合作权利。
法律面前,非黑即白,非对即错,没有亦正亦邪的半点可能。证据,讲究的是白纸黑字,真相只有一个,维护版权权益更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也是为什么香港仲裁早在今年1月18日,就已经宣判荷兰talpa与灿星的合同正式终止的原因。因为所有证据表明,荷兰talpa公司完全可以继续寻找新的合作伙伴,“the voice of...”的中方版权也没有终身非灿星“不嫁”。唐德公司在与talpa签约成功后,理所应当要收回“the voice of...”的中方版权和节目制作、使用和一切商业合作的正当权力。至于灿星日前宣称,“《中国好声音》的内容和情怀属于中国”,这说法听上去更像是小孩子的强辩。
原创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灿星此类纠缠不清的举动,无非是想借舆论和同情为自己再博取一点时间,毕竟《中国好声音》的金字招牌,是几年来灿星收益的主要来源。有了这个节目,广告赞助商才能够同意与灿星合作,并且支付大额广告费用。虽然灿星一直对外宣称,自己的“2016中国好声音”是原创节目,但,节目从内容到形式,全部是基于荷兰talpa公司“the voice of…”原始内容基础之上。
就在《中国好声音》刚开始火爆荧屏时,灿星方面工作人员曾多次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不仅从荷兰方面购得“the voice of…”中国版权,还买下其制作宝典,包括节目赛制、导师定位,甚至于镜头切换、舞台、座椅设计等等细节。这就好像,你瞧着人家孩子长得好,拉过来养了几年,但终究不是自己的。
中国综艺的原创之路,着实任重而道远,向别人学了几年手艺之后,便硬说是自己原创的,此举不可行。更有甚者,灿星更在日前公开表示,荷兰talpa公司的“the voice of…”中文直译名应为《中国之声》,所以,《中国好声音》应属浙江卫视原创。但法律面前,容不得半点含糊。
真正的原创,不会在一个名称上纠缠不清,也不单单是把转椅改成战车那么简单。所谓的原创综艺节目,必然要有本国显著文化特征在其中,有独特的文化标识,也能够推动各自市场发展。以北京卫视《跨界歌王》为例,以跨界为契机,为演员提供一个可以一展才艺的舞台,让看似简单的歌唱,在演员跨界演绎下变得更精彩好看。所谓原创,实在是应该从内容上取胜,这也是综艺节目的灵魂所在。
法制社会是讲理的地方
很明显,在维权这条路上,唐德影视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有时候,打官司拼的不是一个名、一段利,而是“一个说法”。就像铁了心的“秋菊”,相信一个理字,总有地方能给自己“一个说法”。
在法制社会中,一切侵权、违约、剽窃等违反知识产权法的行为都会得到查处。包括中国在内,荷兰talph公司向全世界100多个国家输出“the voice of…”版权,换句话说,究竟评定对方是否剽窃、侵权,荷兰talph公司的经验极其丰富。灿星的说法,并不能让荷兰talph公司放弃自己的维权之路,同样,也不会阻碍唐德继续维权。在法律面前,仅仅靠博同情,不可能动摇法律的公正。
唐德赢得了北京知识产权法庭的支持,说明给自己“讨一个说法”其实并不难,维护合法权益,懂得用法律保护版权,这是所有人要认真思考和学习的。中国电视人集体关注“《中国好声音》版权争夺战”也说明市场越来越严谨、专业,也希望电视业界同行能够从这一次事件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国产电视综艺奉献真正优秀的原创节目。
咱们也玩点咱们特色的节目,让人家歪果仁来抄袭咱,这样不好吗?
我已经隐约感觉到各电视台导演轻蔑地瞥了我一眼。【责任编辑/魏峰】
注:本文转载自泉州市人民检察院,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