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融了3轮获2.6亿投资,他却说创业维艰

【编者按】任何一个风光的创业公司背后,都是创始人和团队无数个苦逼的日夜熬出来的。创业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即便你觉得他们看起来是这样。

OneAPM创始人何晓阳

OneAPM创始人何晓阳

因为挂牌新三板,此前一年多时间内获得三轮共计2.6亿元投资的OneAPM再度引发创投圈内关注,但OneAPM创始人兼董事长何晓阳说:外界只看到了一帆风顺的时候。

在风光无限地引起外界关注前,何晓阳和他创立的OneAPM已经默默地走过了近7年时间。谈到那段一帆风顺前的经历,这位以写作知名的互联网创业者形容自己就像“开车过隧道,不知何处是头。”

实际上,创立于2008年10月的北京蓝海讯通科技有限公司(OneAPM),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静默发展状态。一方面是APM(应用性能管理)领域是一个相对冷门且处于幕后的行业,另一方面则是2B项目,很少能够像2C业务一样引发大众关注。

创始人何晓阳笑称这是一个炒作都不知从何下手的领域,大众不关心,概念又难懂,而在移动互联网兴起前,OneAPM是一家典型的“三无”公司:没有融资,没有曝光,也没有机会。

关于这种“三无”,何晓阳还讲了一个故事。在2014年获得经纬中国投资前,OneAPM曾三次参加现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发起的创业黑马大赛,但在连续三次的比拼评选中,OneAPM均在小组赛中垫底。

“企业服务的项目谁能看得上?我记得当初同组的还有一个叫微印的项目,业务是把你个人发的微博印成书。这在今天来看是多么不靠谱的想法,但当时大家都觉得它比我们好。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只要提起企业服务,都觉得是不行的,评选时就直接打X号。”何晓阳回忆称。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企业服务早已今非昔比。OneAPM也在2013年年底获得首笔风险投资,其后2014年1月获得经纬中国2600万元A轮投资,紧接着在同年9月获得成为资本和经纬创投7000万元B轮融资,其后在2015年3月,完成了由成为资本领投,经纬创投、启明创投跟投的 1.65 亿元 C 轮融资,几乎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连续三轮融资,如此速度也引发了外界的好奇,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行业和怎样的一家公司,为什么资本忽然加速热捧?

在何晓阳自己看来,这种热捧是大逻辑被验证的结果,而且关于APM,这位在多地设有专栏的作家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分别讲了两个故事,一个形而上,但便于理解;另一个形而下,商业逻辑却让人一目了然。

APM:虚拟世界的一扇窗

第一个故事是形而上的,何晓阳认为如果把所有移动终端交互的世界系统看成一个虚拟世界,那APM就是这个虚拟世界里的监控者,它时刻关注着两部智能手机交互过程中发生的秘密。

“你用智能手机叫了一辆车,车来了。但是这整个过程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呢?这个你其实是不知道的。”

所以对于何晓阳来说,他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系统是实际的,大多数人生活于此。另一个系统是虚拟的,所以软件和智能都交互其中,虽然人不直接生活在里面,但时刻与之发生联系。

于是APM就是帮助实际系统里的人类去了解虚拟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假如未来有一天,就像弗诺文奇的科幻小说《真名实姓》里面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那我觉得APM就会更加有趣,因为它其实是对虚拟世界的一种洞察,从现实到虚拟,从物理世界到数字世界,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何晓阳因此将APM比喻为监控——一个对虚拟世界的忠实监视记录者。“就像摄像头监视了我们的一切一样,APM监控着虚拟世界里面的一切。换句话说就是它是安装在虚拟世界里面的所有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的一个集合。”

之所认为APM有趣,正是因为它能够帮助现实世界的人了解虚拟世界中正在发生什么,何晓阳还将此比喻为一扇虚拟世界里的窗户或一盏灯,它能够不断带来新的经历和际遇。

APM:商业上是流量生意

除了兴趣,何晓阳还认为APM正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商业回报,这归根结底是一个流量生意,关于这个生意,正是APM打动投资人的地方。

从纯粹商业的角度讲,APM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发展而发展,因为APM两端连接的是后端做生意的人和前端的用户,随着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线下的流量会更加频繁地往线上迁移,加之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导致在可见的未来,APM这个围绕流量的生意,是可以预见回报的。

另外一个打动投资人的重要原因是门槛。何晓阳认为APM的门槛大概和做一个数据库软件差不多,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软件之一。

最后,在这个领域创业近8年的何晓阳还认为之所以目前等到了热钱汹涌,是APM到了爆发的时机:中国人力成本正在越来越贵。之前由于中国市场人力成本不高,企业更倾向于通过人而不是购买软件,但随着中国市场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现在中国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像多年前的外企一样开始购买软件以节省人力开支。

实际上,在科幻迷何晓阳看来,目前的商业逻辑还都建立在区分两个世界的基础上。如果某天彻底不再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两个世界的交互更加频繁,那APM的整个商业规模会随之放大十倍甚至一百倍。

和形而上的故事一样,何晓阳认为商业逻辑上的潜力也非常迷人,“这很有趣。”他用口头禅对自己的创业做了个简短而明确的总结。

另外关于此次挂牌新三板,何晓阳还向新浪科技讲诉了其中缘由:

新浪科技:中国很多创业者有“纳斯达克情结”,为什么不把你的企业带到纳斯达克去上市?

何晓阳: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我经常去愿意跟别人聊一聊,为什么中国公司其实在今天不应该去美国上市,尤其是企业服务的公司。这里跟你讲一个简单的逻辑,但是这个逻辑呢只是了解一个问题,我也没有特别好的答案。

对于一个美国的企业服务上市公司而言,它是如何成长的呢?他们需要用大概七年的时间做到一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十倍的PS,成为一个十亿美金的独角兽。但是这个东西在中国就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呢?因为中美货币和汇率的问题,你的企业服务付费收的不是美元,是人民币,同样的产品在美国收249刀,在中国收249元,这两个看起来数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差很多。

那假定说,我在美国成立一个公司收249刀,中国成立的公司收249元,除此以外其他都是一样的,那就会发生什么呢?假定增长速度是一样的,假如都是成功的,那就意味着这种对比的,我在中国做大的公司就是收一亿人民币,十倍的PS,十亿人民币。

然后,假定去美国,我收入一亿人民币,除以汇率就是一两千万亿美元,那我觉得肯定IPO不了,所以其实这里有一个这样的对比因素。这个对比就是,中美两国企业服务,用户看起来是规模一样大小,那他们的这种付费能力也是不同的,大概就是汇率的区别,那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假定我是一个一年做到了一亿美元的公司,也就是假定我做到六亿人民币的收入,那我去美国上市值多少钱?值十亿刀,但是那我在中国上市值多少钱?以中国的这种市盈率,中国的人民币市场有六亿人民币收入的公司,显然比这个要值钱的多。我觉得大概要做一百亿左右。所以一个人民币价格的企业服务公司,他无论如何从理论上也不应该去美国IPO。

新浪科技:但在国内也有很多选择,为什么此时挂牌新三板?

何晓阳:我觉得中国市场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资本市场,刚才说到了我肯定不去美国IPO,那我现在讲一下为什么要在新三板上面去发展。

之前不是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吗,深圳一号的一套房子大概是5500万,有人发现,可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创业板公司每年纯利润买不了深圳一套房子,那么问题就是说,到底是中国股市泡沫更大还是房地产泡沫更大。

那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我们从这个问题去延伸说,就是中国的IPO市场,你的市盈率极高,但市盈率高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公司的估值也很高,但是我利润不能减。

举个例子,加入我们从硅谷挖来一个兄弟过来,这个兄弟原来在美国年薪20W美金。然后他说我来中国来,年薪不能减,开给他120万人民币,然后这个兄弟不是个销售相关的,他是个研发,那意味着他开发的产品到明年才能用,甚至于后年。那也就意味着我多了一个120万人民币的成本,按照A股平均使用率,我假定是一个创业板公司,我就减少了1.2亿的市值。

你想对一个创业板公司来说,你招了一个人,市值少了1.2个亿。这导致你在创业板上其实是不大敢去投入的,你很少说把你钱投入到研发和产品上。因为你假如这么做,你的市值会掉很多,你想你招了一个人,你的市值就少了,你要招一个团队呢,就少了十亿市值。所以我们为什么先挂新三板,因为我们这家公司会盈利,但是是在必要的时候,当我要投入的时候,我也投入,我也不能说为了盈利而盈利。所以说挂新三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折衷的选择:我需要高速的增长,我需要垄断之后再大规模盈利,为了增长我们可以承受亏损,而新三板是可以认可这样的逻辑: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责任编辑/snow】

注:本文转载自新浪科技,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每日优鲜CEO徐正:创业是一场集体远行
每日优鲜CEO徐正:创业是一场集体远行
分析101家初创企业后,我们总结了创业失败的20大原因 || 涨姿势
分析101家初创企业后,我们总结了创业失败的20大原因 || 涨姿势
创业搞知识IP?看看咪蒙、马东们是怎么玩的
创业搞知识IP?看看咪蒙、马东们是怎么玩的
他们一卷草席下南洋,如今称雄半个东南亚
他们一卷草席下南洋,如今称雄半个东南亚
逃离北上广 那些回乡创业的人过得怎么样?
逃离北上广 那些回乡创业的人过得怎么样?
谈判桌上的情商影响力
谈判桌上的情商影响力